话剧《家有遗产》首演 记者探班揭秘创作幕后

2018-07-19 09:24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文/半岛全媒体记者 刘礼智

  图/半岛全媒体记者 贾馨儒

  7月17日晚,由青岛演艺集团出品、青岛市话剧院演出的原创话剧《家有遗产》在李沧剧院首演。该剧改编自青岛本土作家连谏的同名小说,讲述了郑家老爷子去世后,郑家儿女为了遗产而产生的爱恨纠葛。担任舞美设计的是中央戏剧学院舞美系副教授张华翔,为了真实还原“老青岛”的面貌,张华翔带领团队打造了近千件道具,甚至淘遍了旧货市场,“比如电视机、收音机等,虽然都用不着,却体现了那个年代的生活”。

  出演老人:

  老年版苗青让人认不出


  当记者来到《家有遗产》的后台时,迎面走来一位满头银发的老人,他和记者打了声招呼,记者却没有认出他是谁。原来,这是青岛市话剧院的院长苗青,他在《家有遗产》中出演郑书轩。苗青说,《家有遗产》改编自连谏的同名小说,已经去世的爷爷郑书轩在小说的叙述中很难再度回到故事里,可是,在话剧舞台上,他又回来了。不仅如此,他甚至还可以跨越死亡与现实,和活着的人进行对话。

  出演一个灵魂,而且还是一个老人,难度可想而知。苗青说,导演组当时在商量的时候,就觉得这个灵魂以一个生活中的老人形象出现,让观众感觉到他就是活在我们身边的人,不舍得离开孩子们。为了塑造这个老人形象,苗青在声音和动作上都会有一些设计,至于这些设计到不到位,苗青笑着说还是让观众来评判,“毕竟年龄差异特别大,差了一半还多”。

  幕后不易:

  最晚排练到凌晨三点半


  话剧一开场就迎来一场遗产争夺战,父亲郑书轩突然去世,80万元存款不知去向,原本平静的生活被打破,妹妹郑美黎怀疑这笔钱被兄嫂郑家浩和马青梅独吞,为了独霸父亲留下的房子,郑美黎与丈夫何志宏施苦肉计,假离婚,结果弄假成真,郑美黎被抛弃。与此同时,马青梅的父亲马良躬意外住院,引出申请专利产品失败的秘密。郑家兄妹在经历各种家庭变故后的关系有所改善,善良忠厚的郑家浩用真诚和宽容担起了责任,让久违的亲情温暖回归。

  出演男主角郑家浩的贺凯说,这部剧真实地表现了普通小人物面对家庭遗产的不同态度,“思考和审视家庭亲情、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记录了普通百姓的家风传承,面对中年失业、婚姻考验、再创业、经济压力等种种艰难,仍然坚守真、善、美底线”。以前经常出演儿童剧的贺凯说,这次出演成人剧压力很大,“因为我们是成人剧和儿童剧同时在做,尤其像现在剧院还有儿童剧进校园,下乡扶贫演出,以及首届青岛儿童戏剧节,基本上都是挤时间来排练,利用下午、晚上的时间,最早的一天到晚上十二点半,最晚那天到次日凌晨三点半”。

  青岛元素:

  一比一还原青岛老建筑


  和青岛市话剧院以往的话剧不同,这次《家有遗产》的舞台是流动的,记者看到这个舞台会不断变化和组合,比如一会是郑书轩家,一会又能把二层阁楼移走变成马良躬家,这样的设计得归功于舞美设计张华翔。

  谈到加盟这部戏的原因,张华翔说自己就是青岛人,而这部戏是青岛本土作家写的,他觉得青岛市话剧院找到自己,算是一种缘分,“我18岁离开青岛,跟剧中的这个小男孩一样的年龄,去北京读书。我觉得很有意思的是,18年后我又回到了青岛,然后做了这次设计”。这部戏里面的很多青岛元素,都带有张华翔的回忆和情感,“它其实不仅仅是一个青岛元素的展示,更多的是一种情感上的表达。对于这部戏来说也是如此,它不仅仅是一种写实,更多的是我们精神上的表达,我们实际上是通过一个家庭来讲述一个人精神蜕变的过程”。

  青岛元素在这部戏中也有很多体现,比如红瓦绿树、碧海蓝天,房子更具青岛特色,“它是1:1按照青岛的二层老建筑打造的,房子是3.2米高,楼上是一个阁楼,可以站人的,但是斜坡的那种,这反映了青岛的地域特点”。此外还有人们的一些生活环境,甚至包括路边的站牌,都是按照青岛的特点来设计的,也是希望能够勾起一代人对青岛的记忆。

  四处淘宝:

  半个月打造近千件道具


  在张华翔看来,舞美制作并不单单是道具制作,而是制作出来的东西要跟剧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学识、生活习惯等都有直接关系。比如观众在舞台上看到的一个家庭的画面,在舞美制作人的眼中它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家,其实表达的是一个人的个性,一个人的生存状态,于是他们需要在这个“家”里填充很多东西,比如那台上世纪80年代的收音机,甚至是一些老式的电脑,都是跟人物有关系的,这些东西其实都花了很大力气才找到,但可能观众不会注意到这些细小的东西。

  为了这些观众甚至注意不到的东西,张华翔用了半个多月的时间打造了近千件道具,这些东西有的是从旧货市场淘来的,有的是从别人的家里找的,有的是从道具库翻找出来的,“换句话说,很多东西货真价实,有点像民俗博物馆”。张华翔说,有时候很多东西其实都是机缘巧合碰见的,比如马良躬的工作间,因为他是一个八级钳工,所以要找跟这个人物的职业有关系的东西,“我们去旧货市场一点点淘,就像今天的淘宝,但这个淘宝比网上的淘宝要难得多,前段时间北京又热又闷,就为了一样东西,我们要花费很长时间”。

   [编辑: 焦琳]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