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现京味宅门文化 吴樾版"白七爷"形神兼备

2018-07-17 08:42   来源: 青岛晚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15 日、16日,话剧《大宅门》在青岛大剧院上演。舞台上,吴樾是最忙的那个白七爷。全剧两个多小时,他从18岁演到86岁,只有一场戏不在台上。往往是他从这边台口下台,一路狂奔到那边台口再登台,四个工作人员给他换衣服、换道具、换头套,最极致的是要在十秒钟内换两个妆。吴樾自称,“这个戏对体力的要求非常强。 ”吴樾这些年在影视方面不断发力,接戏不断;然而他还是花了两年时间在《大宅门》上,在全国演了三十多场,耽误了不少演戏的机会。为什么钟爱《大宅门》?一方面因为他是国家话剧院的演员,“剧院需要我,我随叫随到”,另一方面也是他在白七爷身上找到了“北京大爷”的共鸣:他跟白景琦都是练家子;他跟白七爷都信奉“有情有义有担当”的信条。

  我是“宅门”粉丝

  电视剧《大宅门》堪称经典,导演郭宝昌根据养父乐四爷的生平改编成这部大戏,展现了这位同仁堂乐家少爷奇崛的一生。吴樾回忆:“我是国家话剧院的演员,《大宅门》这出戏太适合我,我本来就是电视剧版的粉丝。 ”吴樾当年从中戏毕业,以第一名的成绩考进国话,他主演的《西厢记外传》在台湾场场爆满,跟《琥珀》是国家话剧院的两大卖座好戏。让他主演 《大宅门》,郭宝昌一开始还有点疑虑,“宝爷说,‘吴樾这孩子我知道,我相信他能把这个角色演好’。结果演出后,老爷子激动地热泪盈眶,‘我在你身上看到了乐四爷的影子’,一下子大家心里都有底了。 ”郭宝昌还特意送给吴樾乐四爷留下的一个手串,吴樾诚惶诚恐,每次在北京演出时才用这个手串,用完了还回去,“两百年的手串了,磨得都很细了,也是乐四爷留给宝爷的一个念想。 ”

  当年电视剧版《大宅门》时,白七爷就是个抢手的角色;话剧版 《大宅门》里,这个角色更加吃重,“从18岁演到86岁,我常常得让人提醒 ‘现在几岁了’——现在18岁了,现在23岁了,四十了四十了,六十岁了。 ”吴樾解释说,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演法,甚至连发声位置都不同,“比如十八岁的声音比较亮,气息都在前面;而四十岁人到中年,发声是从丹田发出来,不累。在台上的每个瞬间,我都要达到这个年龄的状态。 ”

  有理想的富二代

  吴樾认为,理想状态的角色,应该跟演员有百分之七八十的相似,这样演起来会游刃有余。这一点在《大宅门》里体现得分外清晰。“我有句格言:有情有义有担当。白景琦的一生就是体现了这句话。同仁堂有句话:修合无人见 存心有天知,也是他们一贯的作风。白景琦是宅门里的富二代,但他不是无能的富二代,而是有理想有抱负、宅心仁厚的人。 ”《大宅门》里的京派文化,也是吴樾的强项。他的祖母是北京人,自己生在河北长在北京,对京腔京韵有切身的体会,“像是北京话里 ‘甭废话’,什么时候念beng什么时候念bing,都是不一样的。还有‘猴娄根’,就是捧得高高的,然而它又特指把小孩架在脖子上。 ‘怎么碴啊’跟‘怎么回事啊’也是不同的意思。演戏讲究台词和形体,我的北京话更加符合白景琦,台词和形体都贴近这个角色。 ”

  《大宅门》大量的台词大量的形体动作,尤其八十岁后的白景琦,需要吴樾连续三场戏佝偻背、弯着腿,耗费极大的体力,但他乐此不疲,“《大宅门》给我带来的不一样的收获,我自己可能都没感觉到自己有这个能力和实力;看完《大宅门》之后很多大导演纷纷邀约,我也真的觉得《大宅门》应该拍一个电影,因为它有特别好的文学底子也有特别好的内容,拍成电影应该是传世之作。”

  据悉,话剧《大宅门》之后,2018万科城市话剧季还有好戏等你来瞧。 8月1日、2日,沉浸式声幻话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将在青岛大剧院与你相约。小飞

   [编辑: 焦琳]

半岛客户端

相关阅读

京味宅门 吴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