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原创歌剧《马向阳下乡记》诞生记·聚力

2018-03-17 10:34   来源: 青岛晚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马向阳下乡记》调动了歌舞剧院五个团队的演员,让他们在一台大戏中找到自信。

 

  青岛市歌舞剧院已经40年没有排演歌剧,原创民族歌剧更是首次碰触,挑战之大可想而之。

  青岛市歌剧院张乐群院长称这一次创排《马向阳下乡记》,是“集全院之力”,歌舞剧院除歌舞团之外的六个团——现代乐团、吕剧团、曲艺团、合唱团、交响乐团、民族乐团——全部上阵。 140多人参演的《马向阳》,乐团人员占了一半,以交响乐为主,并加入了民乐的元素。“交响乐为主,烘托气势,而作为民族歌剧,也一定要有民乐,二胡、笛子、板胡等与交响乐结合,才能完美地把整个剧托起来。 ”

  最终所有演员们配合默契,在舞台圆满完成了《马向阳下乡记》的演出,从歌唱演员、合唱演员到乐队乐手,从大角色到小配角,每个演员都有自己的艺术光彩。在专业人士和观众们为他们喝彩的时候,谁会想到创排伊始,这些演员还是只会唱不会表演的歌者、还是不想跨界的戏曲演员……

  “因人排戏”是臧云飞来到青岛排练现场最大的感受。臧云飞在文化部2018年中国民族歌剧创作人才研修班上交流《马向阳下乡记》创作时,回忆当初进组,一排演员排开,有唱民族的,有唱通俗的,有唱美声的,还有唱吕剧的、说大鼓书的。臧云飞一一听完他们的声音,再根据演员特点作曲,最终完成了具有山东地域特色的作曲。作曲家为舞台声音定调,而在青岛演艺集团黄港董事长的“盘算”里,则是想通过一台大戏,尽可能多地调动各个团的演员积极性,让他们在《马向阳下乡记》的大舞台上重拾自信。

  开始,很多演员并不乐意加入歌剧剧组。有担心自己无法胜任的,也有在自己艺术领域已经小有成绩怕跨界掉份儿的。歌舞剧院的领导们挨个演员做思想工作,为演员解决各种困难,终于,把适合加入《马向阳下乡记》剧组的所有演员用这部歌剧凝聚在一起。

  这股子凝聚力,随着创排的渐入佳境越来越有力量,使得整个剧组团队思想觉悟高,向心力高,凝聚力强,组织纪律强,这样保证了《马向阳下乡记》顺利高效的排练。

  “全体演员更是铆足全力投入排演工作,演出水平较首演有了很大的提高。许多同事在这一轮排演期间带病坚持工作,轻伤不下火线,拔了吊瓶就赶到剧场继续合成排练。涌现出多位出色的‘革命螺丝钉’,能够最快时间补位,保证排演顺利进行。 ”作为剧组演员部负责人、剧院副总经理葛军总结。

  剧中“梁会计”的扮演者施旭刚是一名吕剧演员,他跟几名同行一起被选进了组。 “我中途就提交了退组报告。 ”一是他不擅长唱歌,二是家里情况特殊:他要自己带女儿。后来在排练现场,总是见到小女儿陪着父亲“加班”的场景。“排歌剧最难的是歌剧没有板子,只能看指挥。 ”习惯了一板一眼唱戏的施旭刚起初在舞台上总是节奏出错,找到了节奏又要改掉戏曲的演唱方式。只有表演施旭刚还比较有底气,“仔细看了同名电视剧,揣摩了角色,用心设计了一下这个角色。”这一“用心”为施旭刚在舞台上赢得了更多的戏份。同样,舞台上四个充满喜感的村妇,也是歌舞剧院“跨行”演出的演员,他们一起成为舞台上的本土亮点。

  交响乐演奏是检验交响乐团的标准,而歌剧演奏则是难度考验。青岛市歌舞剧院音乐总监、交响乐团指挥黄炎佳表示,为原创歌剧伴奏,更有难度。 “经典歌剧的演奏都是按部就班。但原创歌剧是在修改创作中不断变化,对乐团要求更高。 2017年7月底,黄炎佳就与演奏员们 “备战”《马向阳下乡记》,进组合乐之后更是每天排练10个小时以上,高强度的排练演奏中每个演奏员都坚持下来了,并且完美完成歌剧演奏。 60多人的团队,30多岁的平均年龄,在张乐群看来,交响乐团演奏员们是“可爱的孩子”。

  艺术院团改革后,多种方式的签约制度,激活了年轻演员的主动性,“我们给他们平台展示,而这些可爱的孩子都有对艺术执着的热情。 ”

  贾小飞

   [编辑: 张珍珍]

半岛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