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音乐节目"歌声的翅膀"解开音乐教育密码

2017-05-17 08:06   来源: 半岛网-城市信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5月8日,《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发布了一首9岁男孩吴耀杰的原创歌曲《我只是个孩子》,在这个孩子自己写下的歌词中,吐露了他对于成绩“攀比”的压力、对于层层重负的烦恼,将儿童教育问题再度拉回了大众视野。《人民日报》评论文中问道:“走着走着,我们突然发现,牵着孩子走得太急、太远,竟然忘记了当初为什么出发。教育,究竟从哪儿出发,又该去往何方?”

  这首引发讨论的《我只是个孩子》,来自于江苏卫视的一档儿童音乐节目《歌声的翅膀》。

  音乐教育的目标是什么?

  《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发出的《歌声的翅膀》中9岁孩子吴耀杰演唱的原创歌曲《我只是个孩子》,至今已有超过一万人转发,妈妈们在微信群里讨论这首歌的歌词:“我拿着试卷不敢去签名,因为分数没到老爸的预期;我知道少壮要努力,可为什么要和别人比……”

  复旦大学心理学系博士陈侃表示,在送孩子接受音乐教育时,家长们往往觉得只有“得到”才有收获,希望孩子能最终习得一门技术,但其实在接受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对孩子心灵的滋养就已经产生。即使不能把音乐教育“变现”成一个证书或者技能,音乐教育对人的一生依然有着深远的影响,如果音乐教育有终极目标,那可能就是让孩子们能看见精神文化的星辰大海。

  中央少年广播合唱团常任指挥、国家一级指挥孟大鹏认为,如果接受了专门的音乐教育,那孩子的“视野宽了”、“能力强了”,“有了去大海里游泳的本领”,就拥有了一片“精神文化的大海”,但“如果他没有这个本领,他就可能只能去浅浅的儿童游泳池里接受那一点点水面,这个是不一样的。”

  《歌声的翅膀》对于音乐教育意义何在?

  作为音乐教育的直接参与者,孟大鹏认为当下社会对音乐教育的认知还有相当大的问题,许多家长和学校还没有意识到音乐教育对孩子成长过程的重要意义。

  陈侃在《歌声的翅膀》中最喜欢的两段表演是李秋睿的《炫镜》和谢淑恩的《山路十八弯》,在她看来 ,这两首歌里都有着小演唱者对音乐自发性的创造。谢淑恩是一个来自马来西亚的10岁华裔女孩,她在唱歌时,喜欢用一种特别的颤音,在海边长大的她把这种颤音命名为“海浪音”,陈侃解释,这种学习一种新东西就要把它命名“标记”下来的行为,是孩子成长过程中认知世界的一种标志。事实上,往往是在画画、唱歌这样大人不太干预的领域,孩子们的空白画纸反而更能发挥一些创造性思维,这些探索都将为孩子的成长提供营养,但在现实生活中,家长们很容易忽视这些孩子成长中这些看似幼稚的“发明创造”、童言童语。

  陈侃肯定了《歌声的翅膀》对许多年轻家长的启迪作用,“往回十年,人们对儿童教育的重点还主要放在对孩子的‘塑造’上”,而在《歌声的翅膀》里,几位辅导员不是权威的评价者,而是与孩子们分享个人体验与情感的参与者,从这个角度看,节目“给父母如何与孩子沟通树立了榜样”。

  而在孟大鹏看来,《歌声的翅膀》这样一档节目的播出,对于大众对音乐教育的认知普及有着积极意义:“通过音乐这样的方式,把孩子的精神世界展示给成年人、长辈、电视机前的观众,引起大家对于音乐教育的一些积极的、有用的思考。”

  城市信报记者 吴鲲

  [编辑: 焦琳]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