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故宫修文物"推同名新书 主编作者做客方所

2017-01-08 08:23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半岛记者 黄靖斐

  一部《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纪录片和同名电影可以称为2016年的现象级作品,它的记录对象是在故宫中修复各类珍稀文物的匠人,用今天的话叫“文物修复师”。在人心浮躁的时代,这部纪录片提出的“工匠精神”也成为年度流行语红遍各个领域,纪录片同名新书日前正式推出。1月7日,该书主编、纪录片和电影导演萧寒与作者绿妖做客青岛方所,分享电影拍摄背后的故事以及光影文字中他们理解的“工匠精神”。

  作品走红>>>

  带动更多人关注纪录片电影


  《我在故宫修文物》大电影目前已在院线下线,导演萧寒透露,电影进入院线的时间点不对,当时受到太多商业片挤压,留的空间特别小,谈及把纪录片推向电影的初衷,萧寒承认自己有电影情结,“纪录片和电影不是分开的,它只是电影的一种类型,但是在中国当下,大家并不认为有纪录片电影这一类型。”他透露,电影票房最终虽然只有600万,但也说明有20万人买票进入影院,“有20万人看过这部电影,我已经很满足很感动了。”

  萧寒坦言即便从商业的角度分析,把作品推向决定推向院线之初他就知道,这部电影不太可能会赚钱,“但我想让更多人了解这类电影和做着这类电影的人。”虽然对于看惯了商业片的观众来说,纪录片算是比较“小众”,但萧寒不这么认为,“可能大家看不同的电影会有不同的‘爽’,大家现在只看到《我在故宫修文物》,其实纪录片还有很多,希望借由这部作品,能带动更多人对这一领域、类型作品的关注。”

  萧寒告诉记者,《我在故宫修文物》最初在电视台播放,后来在网站走红,让他自己也感到意外。“此前,我没有看弹幕的习惯,后来上网站去看大家发的弹幕留言,觉得那是一种新的解读。那些让网友泪目的点,是相通的,没有年龄限制。年轻网友和我们的精神世界是相通的,但我们一直把他们当成另类。”

  写书缘起>>>

  书写的文字适合深度阅读


  第一次把影像作品用书的方式呈现,是出版社的编辑描绘的场景打动了萧寒。“文字和影像给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电影打动人的部分更加综合,但书写的文字适合深度阅读的。”选择绿妖来做文字版本,萧寒说并不是他的个人选择,而是作品的选择。

  “作品的内核像一块磁铁,吸引着对它有兴趣的人。比如电影版时音乐制作人姚谦、歌手陈粒……”绿妖是时下最好的非虚构作家之一,她对中国台湾农民的访谈录《如果可以这样做农民》在年度好书里多次上榜。绿妖透露,开始她也在想,这部作品还有没有空间用文字呈现?看完第一集《我在故宫修文物》就决定接下这本书的写作邀请,她认为,“这样的选题非常适合用文字呈现,可以用平实的娓娓道来的方式,赋予作品更多细节,还可以解答我本人以及观众的各种问题。”

  随后她在大电影拍摄期间,跟随摄影组走进故宫,和12位故宫顶级修复师进行了面对面的交谈。而这些修复师的口述都在纪录片同名书《我在故宫修文物》中记录下来。“更大量的采访发生在拍摄期间,导演萧寒、叶君、导演助理程薄闻在四个月不间断的采访中累积了大量素材。相比纪录片,这本书更侧重于每位修复师的个人经历和体悟。”

  文物修复>>>

  “慢工作”与“快生活”的对立


  在采访中,绿妖也看到了这些匠人的境界和表达的魅力。“我访问的第二个人是王有亮师傅,铜器室的两个师傅王有亮和恽小刚师傅回忆他们的师傅。他们的师傅修过包括‘马踏飞燕’在内的很多国宝,但他们的师傅并不会刻意炫耀这些,他只会和徒弟说,东西是我修的,我是怎么怎么修的,你要有所认识。”他的淡定和宠辱不惊,在绿妖眼里超越了很多物质层面的东西,“这就是大师风范吧。”

  在拍摄时,萧寒对文物修复师史连仓印象比较深刻,“史连仓的父亲就是木匠,当时故宫在寻找文物修复师,老师傅就来了木器组。那时候史连仓才3岁,就在院子里看叔叔阿姨们在修,现在他59岁,故宫的环境对他影响非常深,可以说,故宫长到了他的血肉里。”

  绿妖透露,采访中她更关注年轻的修复师,有的还不到30岁,他们在宫墙内“慢工作”,面对墙外万马奔腾的“快生活”,会不会有撕裂的感觉?日复一日的庸常与崇高,都在各个师傅的口述中得到表现。“有一位修复师说,新人进来必须进行三年的训练,一方面是训练技术,一方面也是训练专注力和耐心。”比如擦青铜器,师傅整天擦,擦得都看不到自己的指纹了。职业性的敬畏与谦恭渗透了他们,变成生命底色的一部分。没有这种精神,只能被时代推着踉踉跄跄带着走。

  文物是精神文明的最高体现,蕴含着我们祖先最高的审美,修复师要保证自己的精神境界和古人对接,虽然很多手艺随着时代变化会消失,“但只要人类还存在,情感就不会消失。他们火了,大家叫他们男神,不是因为他们帅,而是他们身上的那种魅力。”绿妖说,写这本书的四个月,她自己也获益颇多,“时常感到我也在搓着一张看不见的命纸,在枯燥而平静的手感中一点点接近手艺人的世界,我为之喜悦。”

  从纪录片到电影,再到现在的新书出版,“工匠精神”四个字成为2016的年度流行语,对此,萧寒说,他并非刻意要提出什么精神,他的目光一贯是着眼于普通人不普通的一面,“只是想让大家知道,有一群人是这样活着的,在世界的某个角落。包括宣传语‘择一事钟一生’‘大历史小工匠’都是后期宣传时90后的年轻人想出来的,所以,在这些情感面前,年龄不是界限。”萧寒透露,他将在春节后推出新的纪录片,“关注的还是并不普通的普通人,还是人物群像,还会呈现以往作品的质感,但跨越会更大,会到台湾、香港、澳门拍摄,想拍出‘中国人的活法’。”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李敏娜]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