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渡北归"作者做客书城 分享新书"那时的先生"

2016-09-23 15:06   来源: 青岛早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其实是流亡该地的大师以及普通知识分子,向世界展现的不屈的精神风骨,那就是只要活着,哪怕只有一口气,仍要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努力地干下去,不怨天尤人,不自暴自弃,相反却是血脉偾张,灵性飞扬,散发出一种坚硬如石的特质。 ”前晚,著名作家、《南渡北归》作者岳南携新作《那时的先生:1940—1946中国文化的根在李庄》做客青岛书城城市课堂,做了“那时的先生——抗战时期知识分子的家国情仇”讲座,与岛城书迷分享他对于那个时代的文化大家们的感悟。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大批学术教育机构学者、师生被迫向长沙、重庆、昆明等地区迁徙。 1940年,因战事趋紧,同济大学师生迁往川南古镇李庄,之后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中国营造学社等机构先后辗转而来,一时间,众多一流学者和大批珍贵文物古籍汇聚李庄这个被傅斯年称为“在地图上找不到的地方”。 《那时的先生:1940—1946中国文化的根在李庄》就以纪实的手法,全景再现了在李庄的学者们艰苦卓绝的生活与学术历程,突出刻画了傅斯年、考古学大师李济、建筑学泰斗梁思成、诗人林徽因,以及游寿、董作宾、梁思永等先生的鲜明个性,描绘了他们面对贫病、匪患甚至死亡威胁时守望相助、穷且弥坚的风骨。在中国最艰危的六年,他们承续发展了中国文化的命脉。

    当天的讲座上,岳南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向听众讲述了 “那时的先生”们的才华、风骨、八卦以及令人唏嘘的人生归途。岳南认为,在中国最艰危的那段岁月里,这些知识分子们、这些当时中国一流的人才,都不离故国,焚膏继晷,薪火相传,不仅为抗战献计献策,并且在人文学科领域取得了世界性的荣誉,承续发展了中国文化的命脉,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主要力量。

    岳南说,在追寻先生遗迹、瞻仰遗存的过程中,又听了当地乡亲讲述先生们在李庄的工作情况与逸闻趣事,岳南说:“一时间,先生们的音容笑貌仿佛就在眼前,一桩桩往事像槌子一样敲击着我的心房。在受到大震撼、大感动的同时,我决定写一部书,作为对这些先生的追思与纪念。而真正让我产生心灵震撼的是什么呢?就是流亡该地的大师以及普通知识分子,向世界展现的不屈的精神风骨,那就是只要活着,哪怕只有一口气,仍要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努力地干下去,不怨天尤人,不自暴自弃,相反却是血脉偾张,灵性飞扬,散发出一种坚硬如石的特质。 ” 记者 单蓓蓓

[编辑: 焦琳]

半岛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