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时代"昨在青岛点映 展现"作女"萧红一生

2014-09-22 09:40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9月21日,许鞍华执导的电影《黄金时代》在青岛星美影城举行了一场点映,展现了著名女作家、一代“作女”萧红执着坚强又可悲可叹的一生,影片将于10月1日正式上映。曾有一部著名的日本影片叫《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黄金时代》可以称为“被嫌弃的萧红的一生”,她一生先后被四个男人抛弃,虽说每次都很快找到“接盘侠”,但这种伤害依然是致命的。萧红与松子的悲剧有很多相似之处,她们不是被嫌弃,而是爱得太用力。影片以纪录片的方式来呈现,3个小时的时长对观众的接受能力是种考验。

  伪纪录片:“民国文人”接受采访忆萧红

  看《黄金时代》对很多观众的观影习惯是一个挑战,影片时长3个小时,且运用了一种伪纪录片的表现手法。影片一开场就是黑白场景,饰演萧红的汤唯面对镜头说“我是萧红”,简要介绍起自己的生平,分别生于和死于何年何时何地,具有很强的形式感。

  其后在叙事过程中,同样穿插了大量的纪录片式采访镜头,片中出现的大量“民国文人”纷纷以独白的方式回忆自己与萧红的交往,自己见证的萧红与几个男人的爱情故事,以此串起萧红的一生。

  这种表现形式和美剧《纸牌屋》相似,演员正常表演过程中突然面对镜头跟观众直接对话,非常规的叙事让影片避免了平庸地按照时间线来呈现萧红的生平,但大量出现的“访谈式”镜头也导致叙事上过于碎片化,同时,影片还配有大量出自萧红作品的旁白,这些和时长问题一样,对于普通观众的耐心和接受能力都是一种考验。

  一代作女:忠实历史呈现人物的争议

  为了创作《黄金时代》,编剧李樯做了大量考证工作,影片的台词大多有档案性渊源或文本出处,在人物的命运上也严格而谨慎地遵照历史来呈现。对于一些各方说法不一的事件,影片也多角度呈现出来,比如对于萧军和萧红的分手,萧军、萧红和端木蕻良在回忆文章中各有一套说辞,影片就把这三种说法全演了一遍。

  影片对于主角萧红并没有刻意美化,也没有太多情感上的倾向性,所以呈现在银幕上的萧红是个有点自私的民国作女形象。影片中,萧红先是逃婚,与自己喜欢的已婚表哥私奔到北京,被抛弃、被自己的家庭所嫌弃后,她又为了生计去投奔了自己的逃婚对象汪恩甲,当然,最后的结局是在怀孕时被抛弃。后来,她在小旅馆里与萧军相逢,开始了她一生中最刻骨铭心也带给她最多伤痛的一段爱恋。萧红一生错爱,先后四次被男人抛弃,虽然每次都很快找到了“接盘侠”,但她的一生终究是充满孤独和不安的。

  除了因为爱上了不该爱或者不值得爱的男人以及动荡时代的影响外,萧红的悲剧与她自身的性格缺陷也是分不开的。她一生追求自由 ,但其实在经济和精神上总是有意无意地依赖于他人,她因为生活困顿抛弃了自己的第一个孩子,夭折的第二个孩子则被一些人猜测为萧红自己就是凶手。影片很隐晦地呈现了第二个孩子谜一般的死因和萧红当时一种自暴自弃、急于逃离的心理状态。无论因为何种原因放弃自己的孩子终究是一种不值得称道的行为,影片后来特意安排了一场萧红去袁泉饰演的梅志家做客的戏,梅志幸福忙碌地照料着两个孩子,而落寞的萧红感慨自己将“孤独至死”。

  作家群像:鲁迅暮年,表演缺乏惊喜

  影片号称呈现了民国文人群像,有30多位明星出演了那个时代众多的文化名人,但除了萧红、萧军、端木蕻良等少数几个人外,很多出场人物,如冯雷饰演的胡风、王千源饰演的聂绀弩、张嘉译饰演的周鲸文、张译饰演的蒋锡金、沙溢饰演的舒群等,大都是在“接受采访”谈萧红,并未表现出这些人物的太多个性与风采,很多历史人物在刻画上其实是比较模糊的,演员的表演也没有太多惊喜。

  萧军对萧红的爱是粗暴、炽热,也很残忍的,冯绍峰饰演的萧军与各种资料记载所呈现出的萧军形象相比,还是文气了一些。倒是朱亚文将端木蕻良这个人物的苍白、懦弱与犹疑展现得很充分。历史上的丁玲不仅漂亮也是谈情高手,但郝蕾饰演的丁玲则侧重了人物女汉子般泼辣的革命者形象。

  王志文饰演的鲁迅是影片中争议较多的人物,与印象中的“斗士”形象不同,影片中着重展现了鲁迅年迈虚弱的一面,王志文以慢而低的语速语调展现鲁迅,在人物的气场上总让人觉得弱了些。而对于萧红和鲁迅的“暧昧”,电影也呈现得隐晦、克制,并没有那么“八卦”,只是萧红穿着大红的上衣让鲁迅评价好不好看,严肃的鲁迅常常是对着萧红就笑了。

  悲凉时代:她所追求的从未真正得到

  “黄金时代”的出处,是萧红1936年11月19日从日本东京写给萧军的一封书信,其中写道:“窗上洒满着白月的当儿,我愿意关了灯,坐下来沉默一些时候,就在这沉默中,忽然像有警钟似的来到我的心上:这不就是我的黄金时代吗?此刻……自由和舒适,平静和安闲,经济一点也不压迫,这真是黄金时代……”电影中,许鞍华借萧红之口说出她所理解的黄金时代:“我不能选择怎么生怎么死,但我能选择怎么爱怎么活,这就是我的黄金时代。”

  其实,萧红所向往的“自由和舒适,平静和安闲,经济一点也不压迫”的“黄金时代”,她从未真正得到过 ,她没能选择怎么生怎么死,在怎么爱怎么活上很多时候也是被动的,她在乱世的战火中颠沛流离 ,在情爱的路上伤痕累累。肺结核、手术后无法封口的喉部,在日军的炮声隆隆中,萧红走完31岁生命的方式更是无比痛苦和凄凉。

  影片在华美的镜头下始终弥漫着一种悲哀,电影中有大量北方冬天的镜头,其中一次是在北行的火车上,端木蕻良面对北方的大地,说了一句“北方是悲伤的”,这时候摄像机在群山上俯视,在冰河上穿梭,窗外广袤大地上的景色无比壮美,但让观众感到悲凉之雾,遍被华林。

  文/记者 王法艳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张珍珍]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相关阅读

黄金时代 萧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