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长津湖》建军节举行主题研讨会:新时代“战争影片标杆之作”

2021-08-04 06:30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40586)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黄靖斐

电影《长津湖》近日举办影片研讨会,影片的出品人、总制片人于冬,总监制黄建新,艺术总监张和平以及历史顾问王树增,制片人、行政监制蒋德富,出席了研讨会,与众多领导和军事专家分享了影片创作的幕后故事,专家们也对影片做出了高度评价,称这是一部“主题宏大、场面震撼、结构缜密、人物鲜活、制作精良的战争题材电影”,“希望电影上映的时候会让更多年轻观众深刻地体会和认识到,我们今天的岁月静好是谁付出的艰辛和牺牲换来的。”

主创分享创作心得 于冬:这是两三代电影人都想要完成的任务

为了打造《长津湖》这部史诗力作,台前幕后的所有电影人都倾注了无数心血:对抗美援朝历史极为熟悉的陈凯歌导演负责把握历史基调,曾成功执导《智取威虎山》的徐克导演大胆展开创作,凭借《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积累了丰富经验的林超贤导演将自己的特长尽数展现在影片的动作场面和战争场面上。再加上编剧兰晓龙、艺术总监张和平、历史顾问王树增等各个领域的专家助阵,让影片的质量得到了充分的保障。

 研讨会上,电影《长津湖》出品人、总制片人、博纳影业集团总裁于冬首先介绍了这部电影从筹备到拍摄经历的种种艰难过程以及重要拍摄意义。于冬表示这部电影“非常难拍,是两代甚至三代电影人都想要完成的一个重大的任务”,为了完成这个任务,博纳影业接受了有史以来最为艰难的挑战,光是筹备期就长达两年,并且克服了突如其来的疫情影响,最终得以顺利开拍:“长津湖战役足够惨烈,极具战略意义,跟上甘岭战役相比却鲜为人知,尤其是今天的年轻观众对此更缺乏了解,而这也坚定了我们想要把电影拍好的决心。”

总监制黄建新谈起影片的筹拍过程时也很是感慨,称影片从创作到拍摄,对每一位参与其中的人来说都是“有生命意义的一个过程”:“我们这个组大到什么程度?很多国际上的制片人都说没见过这么大的规模,前期工作人员就有7000多人,加上群众演员、跟组人员、后期工作人员,大概12000人左右,再加上参与我们电影演出的部队官兵,这个数量是非常庞大的。比这个更难得的,是每个人都为这部电影投入了全部的精力和无限的敬意。演员们推掉所有的活动专心留在剧组拍戏,大家都把这个创作过程当作一次对自己灵魂的洗礼。”

艺术总监张和平也激动地表示“我们要做让14亿甲方满意的乙方”,并坦言作为这部电影的主创之一自己感到荣幸和幸运,“我的名字中带有和平二字,我想我这一生都愿意以电影为武器,为和平继续努力奋斗。”

影片获得高度评价:把战争片做到了极致

“目不转睛地看完全片”、“文戏和武戏一样精彩”、“每一个角色都生动鲜活”、“演员表现太好了”、“代表了中国电影制作工业的最高水准”、“应该让更多年轻人看到这部电影”……当天,众位领导与军事专家对影片纷纷给出了高度评价。,

研讨会上,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傅若清表示,特别能体会这部电影创作的艰辛,经历了千难万险,才完成了这样一部人物鲜活、制作精良的影片,“《长津湖》已经不是一个电影公司或者是几个联合出品方的影片了,它是中国电影人集体向最可爱的人、向我们的和平卫士献礼的一个影片!”而华夏电影发行公司董事长王强则表示,这是一部前所未有的力作,并用四个词形容该片:“好看、耐看、精彩、精湛”。

此外当天到场观影的权威媒体代表也对影片给予了充分肯定。《人民日报》文艺部主任袁新文认为影片让人看到了中国军人誓死无畏、勇敢顽强的精神,“是书写正史、歌颂正义、弘扬正气、传播正能量的力作”;《文艺报》艺术部主任高小立表示影片很好地诠释了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把战争片做到了极致”;《解放军报》文化编辑室主任刘笑伟则认为,影片通过小人物的命运,让人们看到了精神的力量、信仰的力量、人民的力量,“让我们相信,这部影片会创造新的纪录。”

对于影片中的历史与创作的部分,电影《长津湖》的历史顾问王树增进行了解读:“《长津湖》作为一部故事片,要将历史与艺术创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大考验,既要符合历史真实,同时也在艺术上具有极大的力量。在这一点上,《长津湖》达到了我们的创作初衷,为此我们也会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