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作品《靠山》即将推出,著名作家铁流接受专访:井打得有多深,水就有多甜

2021-06-14 08:57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68531)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黄靖斐

中西交汇、开放多元的文化底蕴,使青岛成为滋养文艺繁荣的沃土,也使得这座城市从来不缺“文化大咖”。上世纪三十年代,老舍、沈从文等众多文化名家都曾在这里进行文学创作,为中国文学史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青岛印记。现在,更多的“文化大咖”在这座城市耕作,为本土文学进行着历史积累,也是青岛文学近些年来迅猛发展的缩影。即日起,半岛都市报推出“文化大咖访谈录”,以全新的视角解读作家的作品,并展现这座城市的文化内涵。

首期“文化大咖访谈录”,鲁迅文学奖得主、著名作家铁流接受半岛全媒体记者将独家专访,分享他创作的最新文学作品《靠山》真实经历,解读文学创作的力量。此前该书被中宣部列为建党100周年重点图书、中国作家协会重点扶持作品,也是青岛市委宣传部、山东省委宣传部、中宣部重点跟踪项目,该书完稿后,大型文学期刊《当代》先期节选10余万字头题进行了刊发。人民文学出版社、青岛出版社将在七一前重磅推出。

   铁流早期的创作涉及诗歌、散文、小说,后来创作重心转向报告文学领域,写出了一大批反映社会进程的精品力作,尤其是近年来,铁流沉入历史深处,专注于革命题材,他有着近30年军旅生涯,同时还是烈士的后代,用他自己的话讲就是“血液里流淌着红色基因”。 这份自我认知让他天然对革命题材有一种使命感。写出了震撼人心的 《国家记忆——一本共产党宣言的中国传奇》、《见证——中国乡村红色群落传奇》和最新的作品《靠山》。

为创作《靠山》,铁流十年磨一剑,足迹遍布山东、湖南、河南、河北、江西、陕北、江苏等地,并积累了无数鲜活的口述历史,铁流说:“在历史的长卷中,有无数的画面都值得今天乃至明天的人们去不断追忆和抚摸。”把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人民群众踊跃支前的动人故事揉碎进历史叙事,将“靠山”的主题以党群的双向支撑作为诠释,主旨深远。“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生死与共,水乳交融,也是我把这部作品名字定为《靠山》的真正意图”。铁流说。

     采访众多亲历者、见证者及其后人

记者:您完成这部作品历时14年,您的采访过程大概是怎样的?

     铁流:这部作品从准备到完稿,历时14年,可以说是10年磨一剑。仅搜集的资料就达数亿计,采访记录上千万字。

为了写好这本书,从2007年就开始有目的积累材料。前前后后去过江西、河南、江苏、安徽、河北、山东、陕北等各地,搜集的资料数亿计,采访记录近千万字。采访了众多的革命年代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以及他们的后人们。

严格地说,《靠山》这部作品是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结果。我一直以著名作家柳青为榜样,当年柳青为了创作长篇巨著《创业史》,全家从北京搬到了陕西西安长安县皇甫村深入生活,一待就是14年,最后完成了享誉全国的现实主义经典之作《创业史》。井打得有多深,水就有多甜,生动丰富的素材就在生活的最深处。

记者:在您多年的采访过程中,哪些人和事让您最受触动?

    铁流:这些年,除了创作、读书,我相当一大部分时间都在深入生活和采风,去的行业很多,但最喜欢跑的还是农村。在一些革命老区的广大农村,我接触到了很多支前模范,男的女的都有。打眼一看,他们是一些普通的农民,年龄几乎都是八九十左右耄耋老人,说着一口地地道道的家乡话,满脸的沧桑。在与他们深谈和从别人嘴里了解到,他们在战争年代,竟然都是一些支前模范,有的是民兵连长,有的是妇救会会长,有的是儿童团团长。那个时候,他们大都是一些充满青春气息的年轻人,当然也有四五十岁左右的。

在江西采访时,我了解到了当年于都老百姓为了让即将踏上长征之路的红军顺利过河,把家中的门板和床板都用来架桥了,还有一位老人把自己的棺材板都献了出来。在莱阳深入生活时,我听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叫唐和恩的支前模范,带着支前小分队支援了济南战役后,又踏上了支援淮海战役风雪之路,他当时随手带着一根小竹棍,在支前路上的几个月的时间里,他在小竹棍上刻下了80多个城镇和村庄,正是他们,把一车车粮食搜到了前线。到了1949年元旦,中央军委要求给前线将士每人两斤猪肉,两包香烟,不抽烟的用同价物品代替,唐和恩又带着小分队和众多的支前队伍,把一车车猪肉送到了前线。现在,小竹棍作为一级革命文物,被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

电影《车轮滚滚》就是根据唐和恩等人的原型改编的,其中电影中的一位女支前就是江苏的朱永兰,我是在江苏采访和搜集资料中知道这个人物的,朱永兰到时也就是17、8岁,接到向前线送粮的任务后,她带着独轮车队冒着大风大雪,穿过了几条泥河,还有数不清的树林子,昼夜行军到了前线后,朱永兰棉裤都给挂掉了,脚上的鞋子也没有了,只剩下了腿根一部分,双腿都被冻着了,当时朱永兰正是经期,血流出来,凝结在腿上她都一无所知,一个女兵赶忙脱了大衣给她穿在身上,最后抱着她哭了。在沂蒙山深入生活的时候,当年为解放军搭桥的年轻妇女,因为站在冰凉的河水里太久,有些人落下了腰病和腿病,其中一个十几岁的女孩,当时正是经期,由于受凉等原因,终生未能生育。

正如陈毅将军所言,“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在中共60万人的作战部队背后,还有一支543万人的民工队伍,在每一个指战员的后面,平均就有9个民工。是中国共产党与人民一起赢得了胜利!

在这10多年间,我采访并积累了类似这样无数真实的鲜活故事,恰恰就是这种最原生态的真实,也是最打动人心的。很多在战役中牺牲的革命先烈的壮举,无时不在撞击着我的心。我决定把这段历史写下来呈现给现在的读者和年轻人,让更多的人去了解这段历史,记住当年那些可歌可泣的传奇。

把更多笔墨放在老百姓支援革命的动人故事上

记者:和以往战争题材的作品相比,《靠山》有哪些特别之处?

老照片选自《淮海战役支前档案选编》

     铁流:《靠山》中,我是从红军长征开始写起,一直淮海战役收笔,时间跨度长,把更多的笔墨放在描述老百姓倾心支援革命的动人故事上。

1949年11月,新中国刚成立不久,二战著名的战地记者西蒙诺夫来中国。他对中共指挥的60万军队战胜了国民党80万军队感到惊奇,特地提出要到淮海战役的主战场徐州进行实地考察。当听说还有543万的民工为解放军织起了一条条强大的补给线时,他不禁大为感叹地说:这是人类战争史的一个伟大的奇迹,是真正的人民战争!陈毅元帅说:“我就是躺在棺材里也忘不了沂蒙人民。他们用小米供养了革命,用小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

革命年代尤其是抗日和解放战争时期人民群众踊跃支前的动人场面都在书中有很多描写,还有众多女性艺术形象,有很多感人的故事和催人泪下的情节。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生死与共,水乳交融,也是我把这部作品名字定为《靠山》的真正意图。在这本书中,很多情节和场面都是第一次披露。

记者:作品为何选取呈现群像?作品又是如何呈现当地的风土人情的?

铁流:这部作品写到的人物不下于100人,重要人物也得数十人。在至暗时刻,中央红军不得不从江西于都撤出苏区,而包括青岛等多地的很多共产党员,都献出了生命,包括邓恩铭,还有打入敌人内部的青岛市委委员徐子兴等众多革命者们。作品在人物处理上,既有粗浅条的勾勒,也有工笔画式的浓墨重彩。

在这部作品中,我还引用了很多的那个年代歌谣,呈现了很多的风土人情,比如,《妇女解放歌》中:

两岁三岁把耳朵穿,

五岁六岁把脚缠,

把俺的筋骨来捆断,

俺妇女痛苦向何言?

共产党开会作宣传,

叫妇女砸烂铁锁链,

把三尺白绫来扯断,

把裹脚剁得稀巴烂。

……

在风土人情方面,既有农谚,还有妇女出嫁时的当地风俗等等,从各个角度关照现实和人物命运,更多地体现一部文学作品多元素的品质。

没有比真实事件更加震撼人心

记者:为何近些年一直选择用报告文学的体裁进行创作?

铁流:报告文学创作是用脚走出来的,作为报告文学作家,必须腿勤、手勤、眼勤、嘴勤。正是因为要付出很多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艰辛地搜集资料、采访,甚至还要冒着重重的风险,所以很多作家对这一体裁都望而却步。因为这一文体是反映现实生活的,有着强烈的感染力,也一直受到广大读者的广泛欢迎和喜爱。

火热和震撼的现实生活让很多作家都开始书写报告文学。比如现代作家矛盾、老舍、夏衍、萧乾、魏巍等人。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众多当代作家也加入到报告文学的创作中,比如李存葆、阿来、宁肯、叶梅、葛水平、陈应松等人。不仅众多的出版社钟情于报告文学作品,《人民文学》、《中国作家》、《当代》、《十月》、《北京文学》等全国有影响的众多刊文都不吝版面来刊发报告文学。

这些年中,我创作的小说、报告文学作品反映的大都是当代题材。通常都是社会关注还没有被其他作家写到的,比如我获得鲁迅文学奖的《中国民办教育调查》(与徐锦庚合作),获得中国作家鄂尔多斯文学奖、泰山文学奖的《支书与他的村庄——中国城中村失地农民生存报告》、《“莱西经验”诞生记》、《代村人的好日子》,还有中篇小说《槐香》等。

后来在我不断地深入生活中发现,发生在上世纪的中国革命,很多画面虽然已经远离了我们,甚至已经堙没在岁月的尘埃中,可有很多的东西还值得我们去挖掘,有很多的英雄乃至烈士值得我们去书写。后来我就陆续创作了《国家记忆——一本共产党宣言的中国传奇》(与徐锦庚合作)、《见证——中国乡村红色群落传奇》(与纪红建合作)、《抗战血书》等。其中,《国家记忆——一本共产党宣言的中国传奇》获得了山东省精品工程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该书还被改编为电影《大火种》在全国院线上映,被中宣部列为建党95周年重点献礼影片。《抗战血书》也被改编为电影,已经在中央电视台多次播出。

记者:您认为,当代文学作品如何才能讲好中国红色故事?

铁流:我的爷爷就是一位革命烈士,爷爷牺牲的时候父亲仅有五岁,我自己也有近30年军旅生涯,最近几年我把更多的时间和经历放在挖掘红色题材上,也有着个人的情结。

在中国文的学长廊里,涌现了很多优秀的红色经典,比如《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暴风骤雨》、《铁道游击队》、《红岩》、《林海雪原》、《青春之歌》、《红旗谱》、《红日》等作品。

《靠山》采用的是小说的手法讲述的真实的故事,老百姓并不是一开始就很革命的,是逐渐认识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并最终紧紧的跟随他们,支援他们。在作品中把这些情节客观真实地呈现出来,用事实说话。创作时我本着要写得“好看接地气”的原则,避免“高大上”和“空洞的说教”。努力从人性、人物内心世界着手,着眼于细节和朴实。

     记者:《靠山》创作完成后您又有哪些新的感受和收获?

铁流:写完这本书,我的感觉是,没有比那些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真实事件更能震撼人心的了。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在历史的长卷中,有无数的画面都值得今天乃至明天的人们去不断追忆和抚摸。

记者手记

以小切口表现大时代

“现实中的人和事,往往比我们作家虚构的还要精彩”。采访著名作家铁流的过程中,这是他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因为在他的采风探访中,这些曾经发生或正在发生过的“人和事”强烈撞击着他,让他“有了一次又一次创作的冲动” 。

文友有一句话是这么评价铁流的:“没见过比他更能‘跑’的作家了。”他真正的创作,并不在他闭关数月写稿的书房里,而是他长途跋涉走街串巷的采访路途中。

半岛全媒体记者第一次采访铁流,还是在《“莱西经验”诞生记》的研讨会上。整场研讨会他很少发言,跟多的是在认真聆听嘉宾的点评,默默做记录,低调得差点让人忘记他才是研讨会的主角。

对于记者来说,采访他是最“轻松”的,他不但为人谦和,让整个采访过程氛围轻松,他的回答也特别“有内容”、有细节。他的创作擅长以小的切口表现大时代,通过基层人物来表现书写英雄。他说,好的素材和故事都在火热的生活里,在人民群众中。

创作中,他也是这么做的。

无论是他早期的《中国驱逐舰备忘录》、《支书与他的村庄》,还是近年来的《国家记忆》、《莱西经验”诞生记》,还是《见证——中国乡村红色群落传奇》等,以及现在的新作《靠山》,他走读历史,足迹遍布山东、湖南、河南、河北、江西、陕北、江苏等地,探访亲历者及后人,查阅各类文献和资料。此前半岛全媒体记者在和铁流约访时,他就在农村,正与农民兄弟拉着家长。

铁流的《靠山》筹备期长达14年,他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农村、在田间地头,在翻山山越岭,他说,沙里淘金,只有这样才能找到鲜活的素材。为此他磨穿了好几双鞋。“一天跑下来双脚都肿了,几个月就穿破一双鞋”。

在采风过程中,铁流经常被农民们的真实质朴所打动。比如把棺材板献出的老人,还有当年为解放军搭桥的年轻妇女等,他经常写着写着就泪流满面。因此在《靠山》中,他将最温暖的文字留给这些带来温暖的人,

每次铁流的作品推出,都会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而谈到创作心得他总是说,“报告文学创作就是用脚走出来的,作为报告文学作家,必须腿勤、手勤、眼勤、嘴勤”,“把自己关在书房里闭门在车是造不出好车的,只有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才能写出有筋骨、有温度、有时代脉搏的好作品。除此之外,我没有其他更多的秘诀”。

作家简介:

铁流,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山东省报告文学学会会长、青岛市文联副主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齐鲁文化名家。曾获鲁迅文学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作家鄂尔多斯文学奖优秀作品奖,泰山文学奖等多种奖项。著有《中国民办教育调查》(与徐锦庚合著)、《国家记忆—一本共产党宣言的中国传奇》《与徐锦庚合作)、〈支书与他的村庄—中国城中村失地农民生存报告》、《见证—中国乡村红色群落传奇》(与纪红建合作)、《抗战血书》、中篇小说《槐香》等。作品散见于《中国作家》、《人民文学》、《当代》《解放军文艺》等。根据获奖作品改编的电影《大火种》等,已在全国院线上映和中央电视台播出。多篇作品被《新华文摘》、《小说月报》和各种年度选本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