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战剧《叛逆者》开播,朱一龙挑战“双面特工”

2021-06-08 15:10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88149)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悦

谁是“邮差”?由朱一龙、童瑶、王志文、王阳、朱珠等领衔主演,根据“人民文学奖”得主畀愚同名小说改编的谍战剧《叛逆者》,6月7日晚在央视8套黄金档、爱奇艺开播。朱一龙饰演的“双面特工”林楠笙在危机四伏的角逐中机智斡旋。为了贴近角色,朱一龙剪了短发,减少服装造型,减重十斤…在接受半岛全媒体记者采访时他表示,人物复杂喜怒不形于色,所有的内心波动全靠眼神表达。

一部去标签化的谍战剧

缓缓转动的电话号码盘、暗房中冲洗出来的胶片、放大镜下的细节、发报机的零件……这些极具代表性的细节镜头,营造出迷雾重重的谍战氛围,而防空警报拉响,日军车队入城,街头的爆炸枪击更让关乎民族存亡的危机感极富冲击力,国民党复兴社特务处上海区曝出隐藏多年的中国共产党潜伏者“邮差”,一个以身份危机为导火索的《叛逆者》的故事就此拉开。

林楠笙(朱一龙饰)的任务就是抓到“邮差”,在这险象环生的潜伏环境下,林楠笙与朱怡贞(童瑶饰)、左秋明(代旭饰)等有志青年们在以纪中原(李强饰)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员的指引下,坚持理想,寻找正确的救国道路,终将完成信仰的蜕变成长,虽然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但却在生与死,理想与苟且之间毫不犹豫地做出了相同的选择。这些人不是无所不能刀枪不入的,他们都是普通人,会受伤、会难过、会牺牲,会有完成不了的任务,但就像林楠笙所说:“我将尽自己所能,和侵略者战斗”,每一个人都是有血有肉的,但吾辈已随时准备好用生命祭奠信仰,用温热的鲜血谱写爱国的决心。

谍战剧《叛逆者》由“人民文学奖”得主畀愚同名小说改编而来,原著中展现出对生命的尊重,对小人物跌宕命运的悲悯,还有爱情的邂逅与唏嘘,信仰的抉择与坚守等特质,深深吸引了一众拥趸。正如畀愚所说,“这部作品谍战只是外衣,他更多是想写人,写人的多重性、复杂性。”在一部极具文学性的谍战小说基础上,电视剧《叛逆者》的剧本不断修改,可见故事的扎实。

该剧导演周游告诉半岛全媒体记者,“那么短的小说篇幅里,浓缩了极大的信息量,冷峻、残酷、写实,让人感到很有力量。在创作时,就不是标签化的谍战戏,它的历史感很强,通过这些人物在十几年的跨度当中命运的变化,包括成长、生死,呈现出让人记忆犹新的故事。没有刻意的痕迹,在特工的塑造上也是力求真实感。”

复杂的角色最有吸引力

剧中核心人物林楠笙是一个N面人,情绪、成长都是在一次次事件中层层递进,解读塑造人物的难度不小,因为他的情绪是涌动的,表现却是克制的。

朱一龙在《叛逆者》表示,“这个角色具有非扁平化的立体复杂性,这也是吸引我的地方。”首先他的年龄跨度超过十年,不同于走马观花式的飞速成长,林楠笙从职场新手到骨干精英的刻画细腻写实。朱一龙透露,自己在看剧本时将角色的成长划分为三个阶段,各阶段分别对应懵懂、迷茫、坚定……不同的人物状态。其次也是最难的,是诠释出信仰的转变,首播剧情中,国民党复兴社干部特训班学员林楠笙凭借过人的细节观察力和情报学成绩,得到国民党复兴社特务处上海区站长陈默群的赏识,他怀揣救国理想希望能做出一番事业。在执行揪出“邮差”任务的过程中,林楠笙发现自己逐渐变成杀害同胞的鹰犬,与报效国家的初衷早已相差甚远,他不怕死却也不能死得毫无意义,“你的信仰不应该依附任何一个人,信仰就是要在不断的实践中和战斗中得到检验,最终方能达到坚定。”经历了痛苦迷茫与摇摆不定,林楠笙最终逐渐坚定自己的信仰,为国家一战虽九死尤未悔。

虽然有着复杂的人物设定,但因为职业的特殊性,林楠笙绝不是大开大合式的成长,每天都游走在最危险的前线,内敛淡定是他的保护伞,如何不动神色地传递丰富的内心活动,这对演员来说是一种不小的考验。朱一龙表示:“林楠笙这个角色全程都是紧绷的,前期他的神态和内心都很紧绷,后期虽然外形上松弛下来,但他的内心依旧高度紧张。”剧中林楠笙大多时候都是严肃、喜怒不形于色的,各种表情传达全靠眼神,为了让观众能够通过人物内在与眼神感受到林楠笙的成长,朱一龙与导演商量剪了短发,减少服装造型,减重十斤……竭力还原那个时代人物该有的状态。

拍戏就得拍得“细”

导演周游表示,在拍摄中不仅要抠细节,也得有真实度。“这是一个年代戏,做‘实’非常重要,特别有幸我们找到了一位特别好的历史顾问,包括办公室里应该挂着什么样的画,戏中钱币大概有十几种,不同的时期都是不一样的,以及哪个月份、什么季节该花多少钱买什么东西,我们都最大限度将这些呈现出来。因为我认为这个细节,如果一减再减,就不会有我们想要的特别‘实’的感觉了,可能做到这个程度不觉得有什么,但是真正拿掉就觉得空。”

周游坦言最难拍的部分则是内心戏,欲言又止的戏,“很多人身在不同阵营,好多时候只能点到不能说破。包括一些情感的处理上,他是隐忍的情感,不是张扬的,需要去跟演员一起在现场感受这个氛围,找到合适的度去把它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