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连谏推出新书《你好,1978》向青春致敬

2019-02-13 09:49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阅读 (105405) 扫描到手机

提起青岛著名作家连谏,很多人会想起曾经热播的电视剧《门第》《暖爱》等。新年伊始,连谏又推出一部重磅作品《你好,1978》,小说聚焦“小人物大时代”,讲述改革开放以来青岛挪庄一家兄弟四人的不同命运,充满着青岛人熟悉的市井风情。2月12日,连谏在青岛书城明阅岛接受半岛记者的专访,分享她“第一次用男性视角创作”的转型之作。

今天的幸福要感谢1978

记者:您创作新书《你好,1978》的初衷是什么?

连谏:很多人问过我创作这部小说的初衷,是不是为了契合改革开放40周年这个节点,这个问题让我有点手足无措。很早以前,就很想写写我熟悉的挪庄,我知道的即墨路,但一直没动手,直到前年春天才开始写。写这部小说最初的想法,是向我的青春时代致敬。那是上世纪90年代,全国上下一片生机勃勃,仿佛一切有着无限的可能,那也是一个野蛮生长而有故事的年代。给小说起名字我比较弱,这次在写的时候,我想就叫《你好,1978》吧,如果我们觉得今天的生活还算幸福,一定要感谢1978年的改革开放,它打开了关闭已久的世界,让我们看到无限广阔的可能。

记者:小说在宏大历史的背景下关注底层小人物的命运,和您之前的作品相比,《你好,1978》更具历史感和厚重感,这样的人物有哪些特点?

连谏:在我个人而言,《你好1978》在创作过程没有任何不同,只是现在的每一个中年人,都经历过改革开放,当年改革给大家带来的冲击和观念上的革新,每一个人都有切身体验,甚至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所以,写这部小说时,每一个人物和场景塑造的现实还原性要比以往其他作品都要高。我设置的每一个人物,都要完全回归到那个时代,契合当时的场景和社会生活氛围。构思一个独特的人物很难,但更难的是把虚构在思维中进行生活还原,所以,每一个人物都要反复推敲,让每一个人物都栩栩如生地在文字中从几十年前走到你面前。

匠心设计蓄意为之

记者:在小说中,杜沧海兄妹的选择和发展,每一步都非常抓人,如何为每个人设计每一步的选择?

连谏:杜沧海兄妹四人的命运轨迹,我设计的可以说比较匠心,有蓄意为之的嫌疑。毫无疑问,作为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代商人,杜沧海是男一号,大哥杜长河,二哥杜长江,姐姐杜溪,分别代表了他们自己的社会定位。杜沧海有着那个年代敢于下海吃螃蟹的勇劲和永不服输的闯劲,在当时的商业环境,几乎是野蛮生长的丛林原则下,能笑到最后,一定不仅仅是靠能抓住商机,更重要的是秉承了做人的道义。大哥杜长河代表的是那一代知识分子的风骨;二哥杜长江代表的是固守体制内、对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变化的新时代完全无知无觉,甚至是排斥的保守派,最终被历史的洪流淹没;姐姐杜溪代表的是那一代小富即安容易满足的国营女工,接纳这个时代,但随波逐流……

每一个人物的社会定位设置好之后,再设置他们命运的波澜,比如说杜长河,他的人生,出彩在了倔强和清高上,而从不肯低头也终是他命运中逃不过的创痛。整部小说里,我最喜欢的人物,还是杜沧海,他鲜活、生动,有冲劲也有韧劲,是我心目中的市井英雄。我抵触的是杜长江夫妻对新时代的抗拒,比如他们觉得杜沧海经商是丢人现眼,甚至觉得他的钱来路不正。小说里的人物没有原型,但又都是从生活中的千千万万个人身上提炼出来的,一个人物可能需要我把生活中无数个人身上的鲜明特质进行提炼汇总。

记者:您赋予感情最多、最复杂的人物是谁?为什么?

连谏:毫不矫情地讲,对每一个人物都赋予了充足的感情,没有任何一个人物潦草对待,哪怕是出场不多的小人物,比如说大吴、老华,这些小人物,都算是小说的边角料了,但我同样赋予了他们生命和血肉,每一个人都活生生的,这是我对自己写作的要求,不因一个人物占故事容量的大小而吝啬笔墨。

曾在中山路上过班

记者:作品青岛元素非常浓厚,为何选择写“挪庄”?

连谏:我在挪庄一带住过几年,觉得比较好玩。挪庄一带是很有特点的,在临海的山坡上,拆迁改造之前,挪庄的“十大公馆”是相当有名的。挪庄人比较彪悍,我要写的杜沧海是个有拼劲的人,总觉得冥冥中就应该把杜家安排在挪庄,莫名其妙地总会觉得挪庄人海鲜吃得比其他地方多。

记者:小说中涉及到即墨路小商品批发城等具体位置,如此写实是基于何种考量?

连谏: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我在中山路和潍县路都上过班,工作都是站柜台,那会年轻,下班没事,就四处溜达,即墨路的周围是我常溜达的地方。我近视,又臭美,爱换眼镜,但因为穷,从不去眼镜店配眼镜,都是去即墨路买,现场试戴一下,框子和度数合适就买走,我记得好像三元钱一副,衣服也有不少是从即墨路买。

至于即墨路上的商贩们怎么经营,我完全不了解,是杜撰的。唯一一点关于自由市场的经验,是我曾经在中山路劳动服务公司工作,公司在四方路靠近中山路这头有几个摊位,专门卖服装和食品,服装摊上的同事有事,我会去顶岗,那是一段很难忘的岁月。把故事落点放在即墨路,完全是因为当年即墨路太有名了,即墨路的小商品几乎辐射了整个山东半岛。

记者:《你好,1978》会被改编成电视剧吗?您期待它被改编成一部什么样的电视剧?

连谏:做影视的朋友常说:一剧一命,其实书也一样。一本书,作者写完之后,就只剩了祝福的份。这部小说最终会变成一部怎样的电视剧,完全不是我所能掌控的,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上,不确定性因素太多了。如果说期待的话,我希望能把青岛当年的“波螺油子”和“小公共”加上,青岛味儿更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