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演员已就位!数字人厘里首次出演综艺真人秀,创新AI技术迭代影视制作升级
开栏语:
这两天,“厘里”成为国内首个录制真人秀的AI数字人的话题引起网友热议。不论是前不久的“2024首都电视节目春推会”,还是刚刚落幕的“第十一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AI在文娱产业的应用和影响成为了影视娱乐从业者们热切关注的焦点。各大头部平台纷纷布局,AI全流程制作的短剧、AI导演、AI演员都走进了大众视野,AI正在深刻影响着影视娱乐产业。半岛全媒体即日起推出“AI在文娱”栏目,邀请影视大咖、行业代表、专业人士等一起见证、探讨、揭秘AI与影视娱乐的双向奔赴。
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悦
由黄磊担任总制作人,集齐了黄渤、黄晓明两位青岛小哥的全明星闯关爆笑综艺《盒子里的猫》已于3月30日在优酷开播。除了超强的阵容和娱乐热点之外,阿里大文娱AI数字人厘里化身出题官亮相也吸睛无数。眼尖的网友更是认出,厘里曾经在网剧《异人之下》中出演二壮一角,从剧集到综艺,厘里的微表情、眼神比之前更为接近真人,而由厘里参与的新纪录片和科幻微短剧也将陆续上线。业内人士认为,这为AI演员出演影视作品提供了样本。而AI技术、虚拟拍摄等新技术的应用,也推动了影视制作的迭代升级。
从剧集到综艺厘里演技飙升
在去年的热播剧《异人之下》中,数字人厘里出演二壮一角相关话题曾频频登上热搜,这也是国内数字演员首次参演真人剧集。其实,在《异人之下》前期筹备时,导演许宏宇就为二壮的选角发愁。因为在原著里,二壮是一位四肢残缺、要靠脑电波和外界交流的异能少女,天然带有虚拟和神秘的特色。主创团队原本计划用传统特效的换脸方式来做,但呈现效果不如预期。后来许宏宇得知阿里大文娱技术团队自研AI技术生成了超写实数字人厘里,便有了用数字人扮演二壮的想法。他表示,二壮靠脑电波和外界交流,AI数字人来扮演正符合逻辑,再一个是,当下AI技术火热,将其应用到影视生产可能会产生奇效。
虽然是数字人,但剧中的厘里同样具有真人特质。特写画面里,可以清晰看到厘里与真人演员交互时细微的表情变化、面部肌肉运动甚至眼神情绪的交流。全景镜头下,厘里身体光影和环境光的反射效果也与真人演员无异。
传统影视特效方式下,虚拟形象在肤质、光影和人物轮廓的平顺感上存在瑕疵,呈现效果也会失真,“按照厘里剧情的体量,传统特效技术至少要1个月才能完成,而数字人参演包含后期只用了一周。”优酷工作人员介绍,为了呈现真人肤质,后期甚至去除了美颜效果。在导演许宏宇看来,最难的是要让数字人和真人演员有对戏感,包括眨眼、微笑、品尝食物时的肌肉变化等,都要在创作过程中不断调整,最终达到接近真人的状态。
在综艺《盒子里的猫》第一期中,厘里沿用二壮形象,以出题官的身份询问黄渤、张艺兴等玩家是否愿意上传个人记忆到数字空间,以数字形式给亲人留念。尽管是首次参加综艺节目,但许多观众一眼便认出了厘里,纷纷在弹幕区留言“小姐姐好美!”“这是异人之下里面的二壮啊”。对于厘里的加盟,节目导演表示,《盒子里的猫》具有一定科幻色彩,所呈现出的平行空间、数字世界都与厘里的数字人身份完美契合,随着剧情的深入,还会考虑让厘里饰演更多角色。
相比于《异人之下》中的表演,厘里在节目中呈现出的表情和动作更加自然了,阿里大文娱工作人员表示,借助AI算法的优化以及在其他纪录片、短剧中的持续训练,厘里的“演技”正在不断提升。据了解,厘里参与的新纪录片《万物经济学》也即将上线,由其主演的科幻微短剧将于今年下半年播出。
青岛虚拟拍摄成为先行者
“厘里已成为首个接入大模型的超写实数字人,能够实现自由对话,未来,其应用场景也将更加丰富。”阿里大文娱集团CTO郑勇如是说。他表示,能否提质增效、规模化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是衡量“应用级”新技术的重要标准,虚拟拍摄无疑是典型代表之一。“通过优化AI算法,优酷让虚拟拍摄的现场调试时间从2小时缩短至20分钟。多场景的快速搭建、切换,也让虚拍场次的拍摄效率提升35%以上,更多创作者愿意主动尝试虚拟拍摄。”据了解,目前优酷正在拍摄的多部剧集中,虚拍部分占比最高已达到10%,未来在科幻剧中有望接近50%。
据悉,前不久杀青的剧集《清明上河图密码》中,就有八大场景应用到虚拟拍摄,包括树下雪景、日落湖边、废船墓场等特殊场面,这些场景如果实地取景将是一个耗时耗力的大工程。对此,该剧的总监制陶昆表示,借助虚拍技术,相关场次的拍摄效率不仅显著提升,真实的现场感也让演员入戏更快、体感更好。他认为,除了降本增效,虚拟拍摄的更大的价值在于为影视创作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可能,它不仅扩展了潜在的地理和空间范围,更拓宽了创作者的想象空间。
目前,优酷也在北京、青岛、横店等多地建成数字化影棚,凭借先进的软硬件设备和服务能力,全面覆盖剧组的拍摄需求。“我们与硬件厂商合作定制开发了国内首个专用于虚拟拍摄的LED屏,在数控灯光、追踪系统的配合下,解决了光线亮不上去也暗不下来,以及虚拟拍摄不能拍动作戏等行业难题。”郑勇介绍说。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去年8月阿里大文娱与青岛东方影都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数字影棚,帧享数字影棚是当前国内第一个能实现LED数字背景拍摄、XR拍摄、绿幕拍摄、动捕面捕等全方位制作功能的数字化制作基地。阿里大文娱与东方影都首次合作的虚拟拍摄实验片《灯塔》也于去年10月全网发布。而列入2024年总台重点片单的电视剧《海天雄鹰》,也是在东方影都拍摄,是目前国内最大规模运用影视级超高清LED屏及虚拟拍摄技术的剧集。
技术和艺术要实现珠联璧合
从ChatGPT再到今天的Sora,技术发展的领域在不断延伸,迭代速度和效果提升都越来越快。郑勇始终坚持一个观点:技术,一定是为艺术创作服务、以带来更多好作品为目的。
只有当技术真正解决了内容创作者的实际需求,才能真正实现技术与艺术的深度融合。阿里大文娱集团技术中心副总经理许佳表示,技术和艺术的融合也是技术人和内容人的融合,只有经历过片场中无数次的沟通磨合,才能让技术真正完美地服务于艺术创作。
从创作者角度来看,许宏宇认为,过去特效大片需要大预算,常是大导演们的专属,而数字人等AI技术的应用,能让更多有才华的导演,在有限的成本内让想象力落地,用更好的技术,带来更良性的影视生态。同时,他也表示,是否使用数字人演员就和剧组选角一样,只有角色适配、人设合理才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数字人技术再好,也不能为了用而用。“技术的背后是创意,创意的背后则需要我们以中华文化为基底激发想象力。”他希望青年导演能够勇于尝试新技术,创作出更多有“科技含量”的新时代作品。
郑勇表示,AI和新技术对影视行业而言,并不是要“取而代之”,而是要“珠联璧合”,成为艺术家手中的笔,帮助他们用更快的方式创造出更美好的作品,让艺术产业更加繁荣。“只有技术与艺术深度融合,相互促进,我们才有机会打造影视行业的新质生产力。”
- 山东省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研讨会召开 青科橡新AI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平台开通
- 中国平安“三省工程”:平安好医生品牌焕新,发布年度医健服务名片与AI医疗产品矩阵
- AI海报集|学技能、去旅行……高考生的“过渡期”,既能享受青春,也能蓄力未来
- 半岛照谣镜|考生被AI发现作弊记0分?这些高考相关信息都是假的!
- AI城市绘|高考结束,快来解锁岛城“青春盲盒“,8条线路打造夏日专属“惊喜剧本“
- AI 的学习方式和人类是一样的?不够准确
- AI小课堂|韦东奕牙齿受广泛关注!牙周病,悄悄逼近的健康杀手……
- 山东高考作文出炉,这些AI考生能拿几分?记者实测五款AI大模型
- 5万余名青岛学子参加夏季高考 全市1700多个高考考场全部实施AI智能辅助巡检
- 5万余名青岛学子参加夏季高考,全市1700多个高考考场全部实施AI智能辅助巡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