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导演杨磊的创作之道:以现实主义手法拍摄中国式科幻
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悦
“作为《三体》小说的粉丝,就觉得必须把它拍好,把书里更广阔的世界观传递给观众,让更多人去理解。”继在央视首播大火之后,电视剧《三体》登陆江苏卫视,依旧热度不减,近日,总导演杨磊接受了半岛全媒体记者的专访,畅聊了创作初衷与秘辛。
以粉丝心态接下拍摄重任
“我可能是《三体》最早的那批读者。当时我就觉得,这是我看过最好的中国科幻小说。”杨磊坦言,他是以粉丝的心态接过了《三体》影视化的重任。
2019年的一场活动上,杨磊和白一骢(《三体》总制片人)坐到了一起。白一骢表示,《三体》的导演还没有着落,询问杨磊有没有兴趣。“当时脑袋就懵了。我是一个重度科幻迷,2006年《三体》连载的时候我就看了,那时候都还没有出书呢。我第一遍读完的时候,彻底被震撼了,当时我就觉得,这是中国最好的科幻小说。对《三体》我一直是一个粉丝的心态,从没有想过我能和它有什么交集。所以他一问我,我第一个反应就是我得回家把书再读一遍,好好想想。”
仔细思考之后,杨磊接下这一重任。“我是带着一个粉丝捍卫原著的心态站出来的。”
说干就干!杨磊带领团队成员全身心投入到剧集筹备中,并沿着小说中所涉及到的所有真实科学部门,挨个去做了研讨和采访。“大刘(刘慈欣)写《三体》是混杂着科幻和科学一起来写的,里面有些是编的,但大多数是真的。我们要去把他所写的东西都弄明白,是什么仪器,要怎么工作。如果弄不明白,你不知道要拍什么。文字上可以简略带过,但影视上就必须得有个东西,得把它拍出来。”杨磊说道。
每次探访、研讨,杨磊都会疯狂记笔记。“从科学、历史、地理到三维、四维、五维,包括游戏,各种各样的镜头色调、光线,这些细节都得一点点去扒,一点点去琢磨。”杨磊表示,团队仅筹备就耗费了整整一年。“很少有一个剧组会花一年的时间进行筹备,毕竟筹备也有成本。目前为止,是我拍过的最艰难的作品。”
以现实主义手法拍摄中国式科幻
进组第一天,杨磊便给大家提出一个要求:要以现实主义的手法来拍摄《三体》。就这样,杨磊定下了整个拍摄的基调。
《三体》中2007年的北京、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东北……所有场景都非常写实。“好多人问我,你这个红岸基地是怎么复原的?但实际上,我们为红岸基地那部分戏,做了大量的考据工作。”杨磊表示,为了拍好红岸基地,团队成员看了4000多张照片,每张照片都去跟各种专家聊每一个细节,包括当时人穿什么样的衣服、梳什么样的头发、流行唱什么歌、每天是什么作息等。“这4000多张照片我们差不多看了一礼拜,简直是在这些照片里面活了一遍。”
农场主假说、幽灵倒计时、三体游戏、人列计算机、古筝行动……电视剧中,不少《三体》名场面接连出现,让观众大呼震撼、过瘾。名场面的背后,隐藏着主创团队的付出。
以“古筝行动”为例,剧组因故去不了巴拿马运河,只能寻找与其相似的河流。从四川到三亚,从长江各支流到黄河各支流,40多位工作人员跑了三个多月勘景,最后在浙江选取了十几种类型的景,借助特效制作,综合还原巴拿马运河环境。
具体拍摄时,杨磊也是“两眼一抹黑”。由于没有任何大型钢制船舶被切开后物理状态的参考,团队只能通过计算不断模拟合理的画面效果,然后搭建一个真正被切碎的船舱,把船舱切成50厘米的横条,再用挤压机将横条挤压,组接成局部船舰岛扭曲变形摊开的状态,搭建起长达500多米的巨大蓝幕,完成前期拍摄。再用计算机视效技术,将整个船的摊开过程准确地模拟对准到这个实拍局部舰岛,衔接上所有的前期实拍镜头,最终完成了古筝行动中令人印象极为深刻的切船段落。
杨磊等人用了27天进行拍摄,最终呈现出25分钟的视觉画面。“大家都是怀揣着对《三体》的真诚热爱,怀着信念感在往前推,就是死磕到底。”
张鲁一、于和伟、陈瑾、王子文的表演让人信服
好作品也需要好演员的塑造。剧集播出后,“张鲁一还原汪淼”“于和伟史强本强”“王子文叶文洁好贴脸”等话题热度不断。
杨磊也对演员们的表演做了高度评价:“我一开始认为大史(史强)是一个五大三粗的、很粗犷的人,但我看完于和伟的表演之后,我甚至都忘了曾经看书时的感觉。他的表演能力掩盖了一切,让你忘掉了自己心中曾经的形象,你被比较具象的人物圈住了,你相信他了。你相信了张鲁一的表演,相信了王子文的表演,相信了陈瑾的表演,所以你才会觉得他们就是你心目中那个人物。”
在人物塑造方面,杨磊也有着自己的考量。小说中,汪淼和史强在“卤煮对话”结束之后,便没有再对他的状态有过多描写,但电视剧中新增加了他来到女儿学校,给小朋友们讲解“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物理知识的片段。
“大刘在写书的时候,其实更多是一种客观的‘上帝视角’,一步步往前推进剧情,最终让你探索到事情结果。但这种极度的冷静和客观,会让剧中人物缺少了一些生活气息。作为影像呈现,我们需要让人物更具温度,传达他内心的感受变化。所以我们在这个地方增加了一些人间情感,没有完全按照小说冷静的状态往前铺陈。”杨磊的“加戏”也收获观众好评:“看原著小说,会觉得汪淼是个绝对理性的人,但看电视剧,会看到汪淼身上的人性与温度,给人一种亲和感。”
“作为《三体》的粉丝,我用4年把每个细节抠完做出来,剩下的就交给观众了。”采访最后,杨磊笑着说道。